早上05:00起床,梳洗更衣後,吃了小許生果,之後便匆匆趕去修道院與其他同修會合:
原定06:00人齊便出發日間繞山行:
可是2位印度籍同修遲到,到達後她們還要入廟參拜!這裡是印度,只有接受。稍遲起行,不過沒被她們影響心情,壞習慣是她們,非筆者!仍然珍惜周圍取景拍照:
拍攝田園風光:
沿途這位印度籍同修不停向路宿者派發餅乾:
其他人(不清楚那一位)則餵馬騮和烏鴉:
一邊行一邊迎接日出(留意山的模樣):
多到數不清的流浪者(有老也有年青人)在街上過夜:
除了其中一位印度籍同修先行(從來都吃很少東西),另一位新西蘭籍同修則沒有上鏡,大家一齊飲咖啡和吃餅乾作早餐:
補充體力後,發現比屋還要大的祝福圖案,圓心內有4間不同宗教代表的廟宇,大意是不同宗教可共融。繪者非常有心思:
不遠處地下也有一個更大的圖案,牆身的設計色彩鮮艷,或許是戶外廣告:
星期六早上不單有很多居民在茶室外吃早餐,還有兩隻羊兒:
細心觀察,不難發現古蹟處處:
還有利用廢棄車輪來管束牛兒~實用兼環保:
由於友人不時向山拍攝,筆者才發現山已重叠:
事實沿途有很多朋友一家大細趁節日來這裡繞山行:
好友要求在這位置自拍:
難得她今晚9:00機,未計出欽奈那3個多小時巴士。她與筆者繼續往前走:
甚至深入窄巷,才能多角度看清楚山貌:
接近巿中心;山的外貌也在變化:
再過一段路後,兩個山峰距離已經明顯分開:
看見路牌,到達城中心:
筆者在同一位置拍攝酒店外貌,跟昨晚的感覺差很遠:
之後陪友人入巴士總站查詢時間表:
依依不捨與友人告別~她坐三輪車回民宿辦理提早退房手續,筆者就繼續把餘下的距離完成。再替數小時曾拍攝的店舖拍照:
除了一路往前走,同時還留意居民的日常生活狀況:
好像今早入大廟祈福的民眾比昨天的多:
大排長龍才能入內:
廟旁邊的攤檔跟昨晚一樣營業中,筆者真的懷疑所有店舖是24小時營業:
筆者於同一位置,嘗試拍下昨晚已完成的彩繪祝福圖案:
10餘分鐘後,不見了座山?這位置就只有小山坡:
在短時間內再完成多一次14公里繞山行之後,筆者返回民宿洗澡更衣;寫網誌和小睡片刻。之後再找德國籍的按摩放鬆酸痛的腳掌:
1小時鬆弛後,到修道院查詢可否明天提前入住?結果是可以的,這樣筆者便可節省1晚居住民宿的費用;之後再去超巿購買日用品。相約瑞典籍朋友於半小時後(即17:00)提早吃晚飯:
後來還點了鮮果雪糕作飯後甜品,餐後回房間與愛人通電話;交流近況之後才去洗澡,這樣又一天!
原定06:00人齊便出發日間繞山行:
可是2位印度籍同修遲到,到達後她們還要入廟參拜!這裡是印度,只有接受。稍遲起行,不過沒被她們影響心情,壞習慣是她們,非筆者!仍然珍惜周圍取景拍照:
拍攝田園風光:
沿途這位印度籍同修不停向路宿者派發餅乾:
其他人(不清楚那一位)則餵馬騮和烏鴉:
一邊行一邊迎接日出(留意山的模樣):
多到數不清的流浪者(有老也有年青人)在街上過夜:
除了其中一位印度籍同修先行(從來都吃很少東西),另一位新西蘭籍同修則沒有上鏡,大家一齊飲咖啡和吃餅乾作早餐:
補充體力後,發現比屋還要大的祝福圖案,圓心內有4間不同宗教代表的廟宇,大意是不同宗教可共融。繪者非常有心思:
不遠處地下也有一個更大的圖案,牆身的設計色彩鮮艷,或許是戶外廣告:
細心觀察,不難發現古蹟處處:
還有利用廢棄車輪來管束牛兒~實用兼環保:
由於友人不時向山拍攝,筆者才發現山已重叠:
事實沿途有很多朋友一家大細趁節日來這裡繞山行:
好友要求在這位置自拍:
難得她今晚9:00機,未計出欽奈那3個多小時巴士。她與筆者繼續往前走:
甚至深入窄巷,才能多角度看清楚山貌:
接近巿中心;山的外貌也在變化:
再過一段路後,兩個山峰距離已經明顯分開:
看見路牌,到達城中心:
筆者在同一位置拍攝酒店外貌,跟昨晚的感覺差很遠:
之後陪友人入巴士總站查詢時間表:
依依不捨與友人告別~她坐三輪車回民宿辦理提早退房手續,筆者就繼續把餘下的距離完成。再替數小時曾拍攝的店舖拍照:
除了一路往前走,同時還留意居民的日常生活狀況:
好像今早入大廟祈福的民眾比昨天的多:
大排長龍才能入內:
廟旁邊的攤檔跟昨晚一樣營業中,筆者真的懷疑所有店舖是24小時營業:
筆者於同一位置,嘗試拍下昨晚已完成的彩繪祝福圖案:
10餘分鐘後,不見了座山?這位置就只有小山坡:
在短時間內再完成多一次14公里繞山行之後,筆者返回民宿洗澡更衣;寫網誌和小睡片刻。之後再找德國籍的按摩放鬆酸痛的腳掌:
1小時鬆弛後,到修道院查詢可否明天提前入住?結果是可以的,這樣筆者便可節省1晚居住民宿的費用;之後再去超巿購買日用品。相約瑞典籍朋友於半小時後(即17:00)提早吃晚飯:
後來還點了鮮果雪糕作飯後甜品,餐後回房間與愛人通電話;交流近況之後才去洗澡,這樣又一天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